??市場主體,經濟活動的主要參與者、就業機會的主要提供者、技術進步的主要推動者。做好“六穩”、落實“六保”,其中之一就是強化對市場主體的金融支持,有效緩解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7月初,《湖北省“金融穩保百千萬”工作方案》發布,針對擴大企業融資覆蓋面、推動金融支持穩企業保就業出臺具體政策措施。
??三類保障,穩企業穩崗
??“金融穩保百千萬”指的是,省級層面重點支持100家以上龍頭企業、1000家以上核心企業、數萬家小微企業,對這三類企業優先保障、重點保障、普惠保障,降低融資成本,進而降低企業“死亡率”,實現穩崗擴就業的目標。
??根據方案,優先保障的主要是“光芯屏端網”、生物醫藥、汽車等對社會發展貢獻度高、就業帶動能力強的重點領域龍頭企業;重點保障的主要是對經濟運行影響重大的商貿流通、制造業、外貿、文旅等重點產業鏈供應鏈核心企業。對于有一定發展前景、有一定技術和市場優勢、有一定就業吸納能力的廣大小微企業,則實施普惠保障。
??據介紹,為提升針對性,我省將建立省、市、縣三級重點企業名單,通過對受疫情影響情況、社會貢獻度、吸納就業能力等評估,分領域確定名單。
??據悉,對優先保障類企業,我省將明確主辦銀行,選派信貸員駐點企業,“一對一”定向幫扶,制定“一企一策”專項融資方案,最大限度滿足企業合理融資需求。對重點保障類企業,分片包點服務,采取現場拉練等方式解決企業融資面臨的突出問題。對普惠保障類企業,借助社區網格力量,提供合適金融產品,降低授信準入門檻,提高企業獲貸能力。對受疫情影響較大、流動性困難的上述三類企業,納入“企業金融服務方艙”“企業氧艙”,由相關銀行牽頭“會診”,制定救助方案。
??根據“金融穩保百千萬”工作方案,此間我省將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原則,金融機構根據重點企業名單獨立決策,對內資、外資,國有、民營等各類市場主體一視同仁。同時,將嚴格區分疫情風險和道德風險、前景企業和僵尸企業、短期困難和長期困難,支持疫情發生前生產經營正常、無違法違規或失信行為的企業,防止政策套利行為和逃廢銀行債務現象。
??10項工具,精準對接資金需求
??遠安縣的王先生在當地經營著一家小超市,受疫情影響資金周轉困難,一度停業,遠安農商行為其辦理了27萬元信用貸款。7月6日,該筆貸款納入了湖北省首批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計劃,遠安農商行可獲得人民銀行10.8萬元零成本政策資金。
??據介紹,“金融穩保百千萬”工作方案要求用好用足“10項金融支持工具”,包括1000億元再貸款再貼現額度、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計劃、延長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安排等。
??根據要求,有關部門將督促金融機構落實延長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安排,還本付息日期最長可延至2021年3月31日,延期期間免收罰息。對符合商業原則且承諾保持就業崗位基本穩定的普惠小微貸款“應延盡延”。同時,引導金融機構適當減免2020年企業貸款利息,自主確定利息減免比例和范圍。
??“金融工具包”還包括開展商業銀行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能力提升工程,改進商業銀行內部資源配置和政策安排,單列小微企業、民營企業、制造業等專項信貸計劃。改進貸款盡職免責內部認定標準和流程,逐步提高小微信貸從業人員免責比例。
??在配套支持措施方面,方案提出了包括減稅降費減租,加強企業信用信息共享,對創業擔保貸款、普惠小微首次貸款實施財政獎補等政策。有關政府部門與金融部門相配合,推動解決重點企業、重點項目規劃、用地、環評等融資堵點問題。加快暢通產業鏈供應鏈循環,幫助解決企業原材料供應、上下游協作等問題。
??“提高金融支持精準度,才能讓政策落實落地見效。”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葉學平表示,緩解各類企業資金困境是疫后重振的重要工作,要進一步掃除“抵押難”“擔保難”障礙,結合我省特色重點產業鏈創新產品和服務,為暫時遇到困難的企業降低融資門檻,達到保住市場主體、保住社會生產力、保住就業飯碗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