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名稱 | 加強市場主體培育若干措施 | 文件類型 | 規范性文件 |
---|---|---|---|
發文單位 | 大冶市人民政府 | 發文字號 | 冶政規〔2025〕3號 |
發文日期 | 2025-09-12 12:21:24 | 發布日期 | 2025-09-12 12:21:24 |
效力狀態 | 主題分類 |
相關解讀:【部門解讀】《關于加強市場主體培育的若干措施》政策解讀
大冶市人民政府印發《關于加強市場主體培育若干措施》的通知
冶政規〔2025〕3號
高新區管委會,臨空經濟區·還地橋鎮,各鄉鎮人民政府,各街道辦事處,東風農場管理區,市政府各部門:
《關于加強市場主體培育的若干措施》已經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遵照執行。
大冶市人民政府
2025年9月12日
加強市場主體培育若干措施
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促進市場主體發展的決策部署,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夯實縣域經濟發展底盤,結合我市工作實際,特制定本措施。
一、激勵市場主體發展壯大
(一)鼓勵工業企業“進規”(納入規模以上工業):首次進規的民營地面制造業企業給予40萬元獎勵,獎勵分兩批撥付,第一批撥付獎勵25萬元,第二批撥付獎勵15萬元。進規后次年企業產值達到規模的兌現第二批獎勵,若進規后次年達不到規模的暫不兌現第二批獎勵,若進規后連續兩年產值達不到規模取消第二批獎勵。(責任單位:市經信局、市財政局)
(二)鼓勵商貿業企業“進限”(納入限額以上商貿業):首次進限的商貿業企業(含主輔分離企業)給予10萬元獎勵。獎勵分兩年撥付,第一年撥付獎勵6萬元,第二年撥付獎勵4萬元。若企業進限后次年長期停業或退庫,則不兌現第二年獎勵。(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財政局)
(三)鼓勵服務業企業“進規”(納入規模以上服務業):首次進規的服務業企業(含主輔分離企業)給予15萬元獎勵,獎勵分兩年撥付,第一年撥付獎勵8萬元,第二年撥付獎勵7萬元。若企業進規后次年長期停業或退庫,則不兌現第二年獎勵。(責任單位:市發改局、市財政局)
(四)鼓勵建筑業、房地產業企業“納統”(納入聯網直報平臺):首次進入大冶市統計聯網直報的資質以上建筑業企業和有開發經營活動的房地產企業給予10萬元獎勵。獎勵分兩年撥付,第一年撥付獎勵6萬元,第二年撥付獎勵4萬元。若企業入庫后次年長期停業或退庫,則不兌現第二年獎勵。(責任單位:市住建局、市財政局)
(五)鼓勵集中收銀和電商平臺企業“進限”(納入限額以上商貿業):為鼓勵大型市場(商品交易市場、農貿市場等)和商業綜合體(商業街)開展集中收銀,支持電商平臺擴大經營,集中收銀和電商平臺法人首次成功納入限額以上商貿業后,給予不超過30萬元獎勵(該類別商貿業不重復享受進限獎勵)。獎勵分兩年撥付,第一年獎勵6萬元,第二年獎勵根據銷售額規模分不同等次執行。若進限后次年銷售額達到限額以上但小于5000萬元(含5000萬元),第二年獎勵8萬元;若進限后次年銷售額大于5000萬元小于1億元(含1億元),第二年獎勵16萬元;若進限后次年銷售額大于1億元,第二年獎勵24萬元。若企業進限后次年長期停業或退庫,則不兌現第二年獎勵。(責任單位:市發改局、市商務局、市財政局)
(六)鼓勵大型個體工商戶“進限”(納入聯網直報平臺):對新納入統計聯網直報的大型個體工商戶,給予5萬元獎勵,獎勵分兩年撥付,第一年撥付獎勵3萬元,第二年撥付獎勵2萬元。若大型個體工商戶次年長期停業或退庫,則不兌現第二年獎勵。(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財政局)
二、強化要素保障
(七)加大金融支持政策:針對有融資需求企業,定期組織銀企對接活動,提高企業融資成功率。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開發符合小微培育企業發展階段特點和需求的金融產品,為企業提供差異化、綜合化金融服務。〔責任單位:市政府辦(金融辦)、市金融監管支局、市級投融資公司〕
(八)加強經營要素保障:有關部門要切實做好企業水、電、氣等生產要素的供應保障。特別是企業在擴大再生產過程中,全力服務企業辦理能評、環評、安評等相關手續,指導服務企業做好項目備案、土地供應、施工許可等報審工作。〔責任單位:市發改局、市經信局、市資規局、市住建局、市水務集團,各鄉鎮(場)、街道〕
(九)積極實施人才支持:鼓勵和支持企業加強與高校、科研機構的合作,建立人才培養和引進機制,為企業提供人才支撐。支持企業開展多層次職業技能培訓,給予企業培訓補貼,促進產業用工需求和職業技能培訓有效銜接,提高勞動者適應產業轉型升級能力。積極落實我市人才優惠政策,在住房保障、醫療服務等方面為企業引進的高層次人才提供便利?!藏熑螁挝唬菏形瞬呸k、市人社局、市住建局、市衛健局,各鄉鎮(場)、街道〕
三、加強服務引導
(十)深化新增“四上”企業包保服務:依托我市“雙千”包保服務和企業服務中心平臺,加強對首次進規進限企業聯系服務機制,定期組織面對面會商交流,及時受理、回應新進規進限企業訴求。加力推進清理政府拖欠企業賬款工作,推動及時支付拖欠培育對象企業及首次進規進限企業賬款。鼓勵、指導首次進規進限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藏熑螁挝唬菏邪l改局、市經信局、市財政局、市住建局、市商務局、市政數局,各鄉鎮(場)、街道〕
(十一)開展進規進限專項培訓輔導:對培育對象和首次進規進限企業,發改、經信、住建、商務、統計、稅務、財政等部門要就統計報表填報、稅收辦理、健全規范財務制度等內容分批次進行政策解讀和實操培訓,積極引導企業及時申報入統,并規范化生產經營。(責任單位:市發改局、市經信局、市財政局、市住建局、市商務局、市統計局、市稅務局)
(十二)支持企業創新發展:加大對首次進規進限企業申請認定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政策支持和服務力度。若企業申報成功,將按大冶市人民政府印發《關于進一步強化科技創新推動大冶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進行獎補(不重復獎補)。〔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經信局、市財政局,各鄉鎮(場)、街道〕
(十三)加強產業鏈供應鏈協同:支持中小微企業協同發展,推動與本地頭部企業加強協作,促進其產品、技術融入大企業生產鏈和供應鏈。支持制造業企業整合供應鏈核心資源業務,加強產業鏈供應鏈生態體系建設,形成協同聯動、競合共生的生態發展格局。〔責任單位:市發改局、市經信局、市財政局、市農業局、市住建局、市交通局、市商務局,各鄉鎮(場)、街道〕
四、獎勵申報審核與發放程序
名單審核:每年3月底前,由市發改局、市經信局、市住建局、市商務局依據上一年度新增“四上”企業情況和之前年度新增“四上”企業待繼續撥付獎勵情況,分別提出擬獎勵企業(大型個體工商戶)申請名單,報市發改局匯總。市發改局會同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財政局、市統計局等部門對擬獎勵名單進行審核,市統計局負責審核擬獎勵企業是否成功進規進限,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負責審核企業存續狀態及信用狀況,市財政局負責匯總審核企業獎補資格,各行業主管部門負責對名單進行復核,必要時可進行現場核查。形成初審意見和擬獎勵企業名單,報送市政府辦備案。名單公示:通過審核的擬獎勵企業名單在大冶市人民政府官網公示5個工作日。資金撥付:獎勵形式以現金為主,也可通過等價物形式進行獎勵。由市財政局根據公示結果,按財政資金(或等價物)管理規定將獎勵資金撥付至相關行業主管部門,由行業主管部門及時撥付至擬獎勵企業。資金來源及監管:獎勵所需資金由市級財政統一安排,撥付至各行業主管部門。各行業主管部門要將獎勵資金納入“三重一大”管理事項,及時獎勵至企業。財政、審計部門對資金使用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和績效評價。
五、附則
以上措施由市發改局、市經信局、市住建局、市商務局、市財政局負責解釋。以上措施自印發之日起施行,2025年至2027年新增企業(大型個體工商戶)均可享受獎勵政策。原有相關規定與以上措施不一致的,以上述措施為準。施行過程中如遇國家政策調整,按國家政策執行。
附件:“四上”企業標準
“四上”企業標準
一、規模以上工業
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工業法人單位。
二、限額以上商貿業
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批發業、年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及以上的零售業法人單位;年主營業務收入200萬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飲業法人單位。
三、規模以上服務業
年營業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服務業法人單位,包括: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三個門類和衛生行業大類。
年營業收入1000萬元及以上服務業法人單位,包括: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教育三個門類,以及物業管理、房地產中介服務、房地產租賃經營和其他房地產業四個行業小類。
年營業收入500萬元及以上服務業法人單位,包括: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兩個門類,以及社會工作行業大類。
四、有資質的建筑業和房地產開發經營業
有總承包、專業承包資質的建筑業法人單位;有開發經營活動的全部房地產開發經營業法人單位。